践行双碳战略目标 推进绿色技术落地
| |||||
| |||||
近日,雄安·电建智汇城项目44-2地块顺利通过德国PHI设计认证,标志着公司在践行双碳目标,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落地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德国PHI (Passivhaus Institut) 认证作为全球公认相当严格的超低能耗建筑认证体系,是为保证超低能耗建筑的高性能特性展现而进行的专项认证,因其严苛规范计算、设计、材料、检测等要求标准,成为行业高含金量的认证体系。德国PHI认证分为前期PHI设计认证和后期PHI施工认证两部分,此次取得的是第一阶段的认证成果。此前该地块获得2022年首批雄安新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近零能耗建筑示范),以及住建部2022年首批零碳建筑科技示范工程等重要荣誉。 雄安·电建智汇城项目建设处在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时代大背景下,项目建设过程全面履行“十四五”规划关于大力推动建筑节能迈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要求,顺应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大趋势,肩负实现绿色节能发展、践行“双碳”目标和展现央企担当的三大战略目标,实现了对建筑产业零碳绿色建筑技术的突破。44-2地块作为电建·智汇城项目的重点示范建筑,是一个开放性的集合商业,居住办公高密度社区的轴线位置,具有天然的示范场景和公众示范性。项目建造依托国内外两大零碳、节能技术体系,对标国内、国际顶级行业认证标准,最终打造集国内首批“中国零碳建筑体系认证+中国近零能耗建筑认证+德国PHI被动房”三项顶级认证于一体的零碳建筑样板示范工程。44-2地块融合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打造雄安新区智慧能源低碳到零碳的绿色建筑样板。 雄安·电建智汇城项目综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系统技术、“光伏+储能+柔性充电”新型电力系统集成技术、蓄冷供冷技术、智慧能源系统与立体绿色碳汇等相关技术,主要解决了三方面问题:一是解决零碳本体节能效率以及零碳建筑可再生能源自给及柔性可控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问题;二是利用储能、柔性充电、蓄冷系统等可控资源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及负荷调节以及空调冷负荷过低情况下冷水机组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是解决建筑能源系统智慧化管理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降低建筑能源消耗,使建筑能源供应端与能源使用端以最经济、最低碳的方式匹配。 此次顺利通过德国PHI设计认证,是公司顺应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蓬勃发展大趋势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努力践行双碳战略目标,有效推进绿色技术落地的重要节点。雄安·电建智汇城项目将继续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超低能耗建筑的落地,为公司在雄安市场化项目和绿色建筑的实践与开发积累宝贵经验。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